当前位置:新闻详情
廉洁文化中国行 | 风正一帆悬
2022-10-02 00:56:06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代诗人王湾在镇江北固山下,眼望滔滔大江,触景吟诵。
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楚的雄浑,吴的妩媚,在这里激荡交融。宜、朱方、谷阳、丹徒、京口、南徐、润州……从西周时期沿革而来的镇江古称见证着3000余年的悠悠岁月。
镇江风光旖旎,古来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诸多诗词歌赋,斐然成章,灿若星河。“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李白写出镇江的秀美;“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苏轼写出镇江的清雅;“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陈亮写出镇江的雄浑……赏佳句,慕先贤,品读中自有清风徐来,沁人心脾。
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于镇江芙蓉楼写下的这首表明心迹之句,若是数百年前的张闿有知,一定会深有感触。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晋陵郡(镇江旧属)所领丹徒、曲阿等县遭遇大旱,灾情危急,民心惶惶。晋陵内史张闿修建新丰塘,可灌溉农田八百余顷,使危机安然度过。乡民感激涕零,新丰塘因此又被称作“张闿塘”。然而新丰塘修成后,张闿却被别有用心之人以“擅兴造”为由弹劾。他坚定不悔,冰心可鉴,最终赢得了公道正义。
王昌龄写这首诗送别好友时,表达的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而是自己的心迹。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自己的情况,就转告他们:这颗心就像盛在玉壶中的一块冰那样晶莹透明、清澈无瑕。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我的心地是纯净的,人格是清白的,为官是廉洁的,请你们放心吧!
冰心如玉,正大光明。古圣先贤,心怀坦荡高洁,洞彻无瑕,一如冰心玉壶之德,映照后人。
南宋时期的两任镇江知府蔡洸、耿秉为民担当,此心可鉴。
蔡洸知镇江府时,水军奉命移防建康(今江苏南京)。彼时大旱年久,水量不足,漕运司便命令开决陂塘放水,以便水军通行。而陂塘是百姓用以储水灌溉的,蔡洸不忍百姓受损,便顶住压力,抵制漕运司的命令。不久,喜逢大雨,不仅漕运畅通,农业也大获丰收。镇江百姓歌颂道:“我潴我水,以灌以溉。俾我不夺,蔡公是赖。”
淳熙十二年(1185年),镇江再遇干旱天气,雨水极少。依照先前规定,百姓不得擅自车用河水,乡民们只得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庄稼日渐干蔫。时任镇江知府耿秉据实陈情,直书上谏:“如遇亢旱,请允许让民众车河水”。情况被反映上去,上级表示“农田庄稼的事大”,最终耿秉的建议得到采纳。沿袭多年的“惯例”就此废止,百姓获得莫大的惠利。
在镇江千里之外的江西铅山,有一座“白菜碑”,映照着勤政官德的传承。
明嘉靖年间,句容(今属镇江)知县徐九思勤勉为政,清廉节俭。他自律“不嗜肉,惟啖菜,佐脱粟”,即很少吃肉,平时主要食用蔬菜米饭。他在县署前的石屏上,刻画了一棵青菜,居中题词:“为吾赤子,不可一日令有此色;为民父母,不可一日不知此味。”两旁一副对联:“方丈石墙为户屏,一丝画菜为官箴”。以此自勉,亦体现出其为官之道。
徐九思离任后,事迹仍为县内父老口耳相传,影响着一代代句容子弟的人生志向,笪继良就是其中一位。数十年后的万历年间,已成为江西铅山知县的他在衙中立下一块“白菜碑”,碑上刻画一棵大白菜,效仿前辈,以此明志。
不同的是时代,同样的是情怀。为民之情如玉壶冰心,在历史的长河里清亮可鉴。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夜泊镇江对岸的瓜洲写下的这句诗,道出了多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镇江这片自古耕读之风浓郁的土地上,曾经走出无数“学而优则仕”的俊彦英才,他们中许多政声斐然,成为造福一方、留芳他乡的嘉吏名宦。
顾方,镇江丹阳人,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调任明州(今浙江宁波)象山县令。他到任后,走访邑中父老,询问民间疾苦;整顿吏治,使贪官狡吏没有可乘之机;大兴县学,让百姓子弟得以入学受教。第二年,象山县的民众素质和社会风尚焕然一新,当地民众称誉:“(县)令有顾方者始有治迹。”
象山治理好了,顾方却操劳成疾。消息传开,成百上千的象山民众到塔庙为他祈祷,甘愿“割股疗亲”者就有十三人之多。后来,顾方因病情严重,不幸去世,百姓如丧考妣,悲痛万分。当地为他建祠塑像,人称“顾公祠”,四时祭飨不绝。
任职他乡的顾方去世后,他的子孙并没有回镇江故土,而是继续在先辈开垦过的土地上耕耘。顾方的长子顾直率家人在象山县五狮山南麓的龙峰(现名山根)开村立户;次子顾宽则在慈溪(今浙江余姚)长亭顾家埠定居。千年以来,山根顾氏始终秉承耕读传家的族风,山根村教育兴旺,还曾被称为“状元村”。
明代官员贺邦泰也在他乡获得了清誉。因其清廉,厨房没有多余的食物,只常饮大麦粥,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大麦粥太守”。
贺邦泰,镇江丹阳人,历任莆田县知事,南康、廉州、琼州太守等职。琼州是海瑞的家乡,贺邦泰在此任职时,以海瑞为楷模,为政清廉,自洁自律,与乡民共苦,声名远播。有一次,海瑞回乡省亲,去州府拜访他,被邀请到贺邦泰家中做客。海瑞见其室陈设简陋,家人穿着简朴,厨房内也无山珍海味,十分钦佩。海瑞问:“你生活何以如此清苦呢?”贺答道:“琼乡百姓还要比我艰苦,我何以独享其乐?”
顾方和贺邦泰,他们在异乡仰望着明月,虽有对故土的思念,但更多的想必是此心无愧,亦如月华皎洁。
清光绪年间的镇江知府王仁堪,也是一位任职多地的著名贤吏。
光绪十五年(1889年),尚在京师为官的王仁堪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此科考生中,有一位年龄最小者,年仅十六岁,王仁堪阅卷后,认为此生是奇才,于是不拘一格,大力向正考官推荐。这名考生正是梁启超。
次年,王仁堪调任镇江知府。到任后,王仁堪与丹阳知县查文清一起,妥善处理了“丹阳教案”。同时,他“以实心行实政,视民事如家事”,打洋匪、修水利、办急赈、兴善堂、建书院、设义塾,政绩卓著。他为了赈灾不惜拿出自己的俸禄,居住的却是自建的小竹屋,时人以“青天二字遍江东”之句称颂其廉。
王仁堪在镇江任职三年后调任苏州知府,不久即因病去世。消息传至镇江,“士废业,商罢市,野辍耕,无不唏嘘流涕,设位以祭”,官民共同为其请命立传,最终《清史稿》将其列为最后一位循吏入史。
潮平两岸阔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从北固山下挂帆启航,顺江东下四十余里,便会来到一座美丽的滨江小镇——大港,这里也是民主革命先驱、黄花岗起义总指挥赵声的家乡。
1881年,赵声出生于镇江大港著名的赵氏家族。赵家是当地世家,千百年来形成了“以德立家,以学养家,以俭持家,以国为家”的家风。赵声的父亲是一位设家馆的教书先生,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乐善好施,常常资助贫困农户和学生。母亲为人善良,勤俭持家。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赵声从小便立下了反对封建、救民于水火的志向。成年后,赵声毅然投身革命。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爆发,赵声担任总指挥。起义虽未成功,但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促进了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义的失败让原就染疾的赵声忧愤交加,病情遽然加重,抱憾辞世,年仅30岁。
革命的种子已经萌芽。1925年5月,丹阳西门的一所小学校里,中共丹阳支部宣告成立,这是镇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当时江浙两省仅有的9个彼此独立的中共支部之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火种,从此在镇江大地上播撒开来。
1938年6月17日,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的韦岗伏击日军车队,取得新四军挺进江南的首胜,陈毅欣然赋诗:“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不远的前方,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拉开创建的大幕。抗日星火在革命劲风的吹拂下,燃遍大江南北,汇成抗日救亡的熊熊烈焰。
一盏燃烧的灯火,照亮了信仰的力量,唤起了人民的觉醒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
追寻革命火种,赓续红色血脉。在今天的革命老区,新时代的奋斗者们接续前进,坚持“把成绩写在祖国大地上”。“时代楷模”赵亚夫,扎根茅山革命老区60年,终日坚守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一滴滴汗水洒在田野、一颗心紧贴人民、一双脚深扎田地,默默奉献敢吃苦,才走到了今天。
当东风吹遍神州大地,花儿依然会迎风盛开。前方,风正一帆悬!(孟宪威)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