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当代中国民办教育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弘扬民办学校创业人、掌舵人心系教育、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经有关领导和专家提议,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内资《河南民办教育》推出“有情怀的教育家”栏目,面向全国遴选民办学校创办人和掌舵人进行连续报道,并在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现刊发第15期《刘仁:砥砺前行的教育世家传承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创办人、理事长刘仁教授的座右铭,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追求目标与真实写照。
一、诗书传家 躬耕三尺讲台
刘仁1949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通许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曾祖父刘春元是民国时期一位博学明辨的教书先生;祖父刘天民是一位医德高尚的杏林高手,受聘于原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并首次把中医药学带入西医课堂;父亲刘鼎业毕生奋战在医疗和教育工作第一线,曾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宴请;他和妻子相濡以沫,从教半个多世纪,成绩斐然;两个女儿和长婿均为高校教师。刘仁一家五代有九位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
在家训“教书育人润桑梓,悬壶济世佑苍生”的影响下,刘仁从小的职业理想就是成为教师或医生。1968年8月,高中毕业的他开始在通许县树岗乡刘庄学校教初中班(戴帽中学),从此便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教过物理、数学和体育,对待每门课程都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他体会到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1972年3月至1975年8月,他在河南大学物理系攻读物理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先后在通许县第六高中、项城市教育局、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大学、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在河南医科大学和郑州大学工作期间,刘仁曾任河南医科大学电教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视听教育学会理事、河南省高校电教学会秘书长,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在信息技术初露端倪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通过刻苦自学,以医用物理课教学为试点,将信息技术引入医学教育,改变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了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模式,开启了河南医科大学信息化教学的序幕。他先后在《医学视听教育》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多项学术成果,其中2项分别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还参与编写5部本科教材;编导的6部电教片分别获得国家教委、河南省教委和中华医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从教56年来,刘仁重师德,尚品行,对待学生始终如父如兄,给予了满满的关爱和充分的尊重。他育人有方、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鼓励每一位学生坚定理想、努力成才。如今,刘仁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许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知名专家。他说不清曾教过的学生有多少届、多少人,但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接到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话,表达对他的祝福和感恩之情。
二、开拓进取 创办医学院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看病难是当时农村地区医疗的实际情况;而高考录取率低,大批高中毕业生升学无门是教育现状。刘仁和妻子当时在河南医科大学工作,常看到病人与家属在河医家属院内寻医问路、托人看病;而每年高考录取后,又有成批的落榜生为上医学自考辅导班,在河医大成教楼前排队报名,绵延上百米。因名额所限,仍有大量高考落榜生未能获得上学的机会。作为共产党员、医学院校的教授,刘仁夫妇认识到,只有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医护人才,才能尽快地改变农村医疗状况,农民看病就不用再长途奔波,高考落榜生也能有更多上学机会。于是办一所医学院校的想法油然而生。
1993年4月,刘仁与父亲刘鼎业、妻子马明芬共同创办了郑州黄河医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几经沿革,学校于2011年升格为一所纳入国家统招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更名为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办学资金紧张是民办学校的常态,所以每一笔支出都要精打细算。在资金最困难的时期,他和妻子曾多次将河南医科大学的工资收入投入到学校建设中,也曾多次向亲朋好友举债借款。为了节约资金,他在建校之初曾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戴着三层口罩,用了五个多小时将租用校舍的卫生间打扫干净;为了节约资金,他亲自考察、购置各类教学设备,在暑假里和工人们一起砌讲台、装黑板、搬桌椅、盖餐厅;为了节约资金,他自行设计、安装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闭路网络,让有限的办学资金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时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
学校历经四次征地、多次搬迁、数次扩建,从当初的租房办校到现在建成占地850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的两个现代化校区,从最初的3个专业发展到现在28个专业及方向;在校生规模从500人发展到16000余人;已培养出6万余名毕业生,有效推动了河南省特别是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如今正以深厚的底蕴和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中原大地。
三、专家治校 培育社会栋梁
刘仁始终坚持科学管理和专家治校。学校在建校之初就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并依托河南医科大学的人才优势,从高校和医院中选聘离退休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形成了“专家办学、专家治校、专家执教”的鲜明特色。他重视通过建章立制来实现学校的规范、科学管理,并及时修订完善这些规章制度,确保其符合学校现状与时代发展。
刘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提出“海纳百川,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皆可成才”的教育思想。他曾对学生说,人无论天分高低,只要肯下功夫,都能掌握安身立命和自我实现的一技之长。他还千方百计地帮助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在他的支持下,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连续10年为革命老区免费培养130多名医护学生,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支援老区建设先进单位”。
刘仁在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会上讲到,教师要用爱去培育爱、传播爱,用真情真心走近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以父母之心育人,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角度,精心细致、公平公正地做好每项工作,以高尚的师德、专业的知识,带给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他还鼓励和促进学校探索出符合职教特色的“校院(企)循环,合作育人”“订单培养”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学校、院企三方共赢,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初心永葆 传承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仁同志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信念、克己奉公。在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他和妻子率先向中组部交纳特殊党费,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时刻守牢廉洁自律政治红线,为广大教职工树立了榜样。
刘仁深知师德师风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学校连续多年组织党员和教职工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培育高尚情操;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培训、教学竞赛和科学研究。为保证教职工有充足的休息和健康的身体,学校拨专款向教职工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还有积极推进教师公寓建设等举措,解决教职工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
刘仁特别重视学校的建筑施工质量,从规划选址到图纸会审,从材料购置到设备安装,从基建例会到夜间巡视等环节,他都亲自参与和督导,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办学31年来,他和妻子至今在学生宿舍已连续住了26年,周末和寒暑假几乎没有休息过,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也使学校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因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成绩突出,刘仁1989年被郑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郑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991年被河南省教委评为“河南省电化教学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12年被河南省卫生厅评为“河南省卫生科教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2018年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民办教育杰出人物”;2019年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刘仁家庭分别被河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授予“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和“全国首批教育世家”称号。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追寻的重要目标。刘仁作为一位砥砺前行的教育世家传承人,一位民办高等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坚守者,他的“德、功、言”均无愧于全国教育世家的荣誉。如今年逾古稀、皓首清癯的刘仁仍拼搏在我国教育事业的第一线,为科教兴国大计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着才智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