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关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如何有效支持?
日期:2025-03-14  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来源:  浏览量:21

随着寒假的结束,孩子们重新踏入校园,开启了新学期的生活。然而,新的学期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情绪起伏或行为变化。作为家长,您可能会敏锐地察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那么,如何为孩子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心理挑战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研究表明,30%~4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经历过一定的心理困扰,尤其以焦虑、抑郁和压力过大为主。这些问题的根源常常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或未来的迷茫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大学生对寻求心理帮助有偏见,认为自己“应该挺过去”。这时,家长的理解和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如何识别孩子的心理困扰

家长们常常第一时间察觉到孩子的心理波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信号:

1.情绪波动大

孩子突然变得焦虑、低落或情绪失控,可能是心理压力的体现。

1.png

2.生活习惯改变

开始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或对过去喜欢的活动突然失去兴趣等现象。

2.png

3.学业或社交问题

成绩下降、逃课、社交退缩等,可能反映出内心的不安或焦虑。

3.png

4.自我评价下降

孩子可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情绪。

4.png

二、如何科学地支持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家长的支持方式应该更加注重情感连接和积极引导。以下几条建议有助于家长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帮助:

1.开放性对话,学会倾听

在孩子面对困扰时,家长的倾听尤为重要。开放式对话帮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支持,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比如:

• 最近生活压力大吗?有什么想说的吗?

• 你怎么看待自己最近的学业情况?有什么想法吗?

6.png

2.有效的陪伴,提供情感支持

支持并不意味着“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提供一种情感上的陪伴。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支持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

• 鼓励孩子分享困扰,避免给出过于简单的解决方案。

• 帮助孩子设定小目标,让他们感受到进步与成就感。

7.png

3.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心理困扰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家长应鼓励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我校为全体在校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学家指出,及时干预能帮助孩子有效处理情绪问题,防止情况恶化。

8.png

4.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压力应对能力

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锻炼身体、保持社交活跃,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大脑中“幸福荷尔蒙”(如内啡肽)的分泌,帮助缓解焦虑与抑郁。

9.png

三、家长的支持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10.png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个别现象,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支持,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线.jpg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