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情

学院2020年年度质量报告

2021-12-26 03:06:17

    2020年学院牢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规范促发展”的办学原则,深入贯彻“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推动各项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历史沿革

学院始建于1993年,前身为郑州黄河医学专修学院郑州黄河医学中等专业学校201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目前,学院开设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社区康复、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九个专业。

(二)办学定位发展目标

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院实际情况,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办学思路2020年是落实学院“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学院紧密贴近中原经济区建设,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校院、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卫生健康的需求为主要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把学院建成一所办学规模适度、办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科学规范、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水平较高、具有特色鲜明知名医学院校

(三)办学基本情况

学院目前有郑州和新密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62亩,建筑面积224900.69平方米。新密校区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教学系(部)设有护理系、助产系、医学技术系、康复治疗系、基础医学部、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实验(实训)中心。郑州校区建有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健康评估、急救、解剖、形态、机能、口腔修复、口腔义齿加工、药学、康复治疗、言语治疗、计算机应用、中医养身保健、幼儿教育等 68个实验(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74个。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901.5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共47.274万册专任教师49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有13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7.44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4.39%

(四)社会声誉

办学27年来,学院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学院的社会信誉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愈加广泛。学院先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支持老区建设先进单位”;多次被郑州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先进办学单位”等2017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和河南省发改委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2018年学院被郑州市教育局授予“民办教育十佳单位”、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第六批依法治校示范校”,2019年学院被评为“郑州市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系统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食品安全示范店”、“河南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活动先进集体”,2020年学院荣获“郑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郑州市地方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奖”、“郑州市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最美中国梦文艺汇演优秀组织奖”。

2014年护理专业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郑州市地方高校“重点专业”,2015年又被郑州市教育局批准建设为“郑州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2019年护理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品牌专业”。2020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被评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

已为国家培养四万余名优秀医学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促进河南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学生发展

(一)生源结构情况

学院2020年计划招生4600人,其中普通高考2988人,对口高考584人,单独招生1028人;实际报到人数为4264人,新生报到率为92.69%。

学院2020年实际报到4264人,其中,普通高考2784人,占65.29%;对口高考488人,占11.44%;单独招生992人,占23.27%。

学校主要面向河南省各地市招生,外省生源地区主要有甘肃、湖北、山西、新疆等省份。

目前学校在校生10618人,其中护理专业7463人,助产专业615人,药学专业570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865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1019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34人,健康管理专业25人,中医养生保健23人,社区康复4人。

    (二)就业结构情况

    1.毕业生规模及结构2020年,我院毕业生共计2454人,其中护理专业1772人,助产专业217人,药学专业145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161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159人。

    2.就业质量。截止 2020年 12 月20 日,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3.15%,就业人数2286人。其中护理专业就业率94.64%,就业人数1677人;助产专业就业率94.01%,就业人数204人;药学专业就业84.14%,就业人数122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率87.42%,就业人数139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业率89.44%,就业人144人。

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及岗位主要集中于医疗卫生领域,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达81.07%。就业地点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广东、辽宁、浙江、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市,工作单位性质包括医疗卫生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

3.就业服务。疫情期间,所有线下招聘活动暂停,充分利用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学院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同时积极开展网上招聘会,学院与天基人才网、新开普集团加强合作,依托“工作啦——智慧化精准就业平台”与“就业宝” 高校空中招聘平台开展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络双选会,积极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

积极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工作的要求,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认真收集整理归档并进行汇总统计,统一上报有关部门。经审核合格后为毕业生一次性发放求职补贴,为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学生在校发展

    学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也是一个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所在。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同时督促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以此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1.强化入学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爱国意识。 新生报到入学后,学院专门抽出一周时间,安排各相关职能处室及系部工作人员,举行“校园安全”、“学生管理”、“图书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青年思想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等6个篇章的讲座,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学院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与日常学习、生活相关事宜,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同学们的纪律意识、安全意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2.春风化雨,强化学生思想阵地。文化彰显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同样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优秀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我们改变了活动举办的形式,大多采取网络的形式,减少了人员的接触,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3.“疫”往无前,黄护学子在行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黄护学子不畏疫情、勇往直前,主动请缨报名参与到疫情一线防控中,他们在这场艰苦的战疫斗争中无惧无畏、百折不挠、淬炼成钢。疫情的锻炼让他们仿佛突然间就长大了,不再是青涩的大学生,而迅速长成为了防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平凡之中见真情,大“疫”当前看担当。在防控疫情一线还有许多黄护学子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身影,他们舍弃了休息时间,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并从中收获了最好的成长礼,书写了不悔的青春赞歌。

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多年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工作机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入、全方位联动”的“三全”心理育人格局,搭建了学院、系部、班级、宿舍逐级心理育人工作网络。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丰富文化活动,愉悦课余生活。学院在党委领导的带领下团委、学生处、各系(部)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力求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校园精品文化。

6.学生获得的荣誉。2019-2020学年共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生237名;校级三好学生1228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96人、校级奖学金542人。2019年我校获得河南省优秀毕业生52人;省级省级三好27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9人;河南省先进班级体9个;郑州市三好学生38人;郑州市优秀学生干部16人;省级文明学生2人;省级文明宿舍1个;省文明班级1个。

三、教学改革与成效

2020年持续开展“校院循环、实景育人”的校企合作之路,坚持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

1.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学校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新医改模式下医疗卫生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细化专业方向,推动专业建设。在护理专业中开设老年护理方向、涉外护理方向、ICU方向、康复护理方向、急救护理方向。目前,学院共开设护理(包括老年护理方向、涉外护理方向、ICU方向、康复护理方向、急救护理方向)、助产、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社区康复、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九个专业。

2.专业建设与成效。学院高度重视特色专业的打造与培养,充分发挥护理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全面助推其他专业发展。护理专业先后被郑州市教育局确立为“重点专业”和“急(特)需专业”,2019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品牌专业”。2020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被评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护理专业在第六届郑州地方高校职业技能竞赛护理赛项中获得团体三等奖,李紫妍获得护理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金梦姣、田彩红、苗甜甜获得护理技能竞赛个人优秀奖,李倩倩、朱琳、徐洋、张明杨为优秀指导教师。

(二)全力推动课程建设

1.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按照 “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要求,实行与国家卫生职业资格考试、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双接轨”,积极改革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四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课程结构各模块课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够用、适用,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设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原则,强调能力培养、学以致用。

2.汇集学科前沿知识,精编补充教材。组织护理专业老师编写了《基础护理学》、《护理礼仪》、《护理心理学》等三本立体化教材。同时积极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目前编写了《基础医学实验指导教程》、《护理专业实验(实训)指导教程》、《助产专业实验(实训)指导教程》、《药学专业实验(实训)指导教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指导教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指导教程》等校本教材。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1.完善教师培养措施,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学院不断完善青年教师专业化培养措施,突出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坚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教师岗位培训,每年均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以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并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培训和参与各种教学竞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持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2020年学院积极选派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思政、英语等专业老师参加国培、省培,以及有关教育教学或学术交流活动,并组织安排参培人员返校后在本部门进行交流与分享。2020年根据疫情形势发展,积极与各教师培训基地联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创业指导课、专业理论课等课程的在线教学业务培训,开拓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视野。

2020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中,段菁教师荣获一等奖,张可、宁莉敏、徐洋、郑曼华、孟娟五位教师荣获三等奖。在2020年河南省二十四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中徐洋、彭国文、张亚楠、冉雪蕊四位教师荣获三等奖。

(四)顶岗实习

学院不断完善实习生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实习学院管理老师、医院带教老师、学校实习小组长三级管理制度,加强实习生管理,规范实习行为,保证实习质量。规范的教学实习基地和严格的带教管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

2020年应参加顶岗实习学生2985人,目前全部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率100%。各实习基地设施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能够完全提供实习岗位,保障实习时间,为学生购买了实习保险,并配备专职政治辅导员全面负责学生在实习岗位的思想工作和日常管理。

 (五)线上教学开展情况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与挑战。

1.提前谋划,精准施策。疫情刚开始时,就认真思考如何在全校范围内所有课程全部开展在线教学,及时联系智慧树、蓝墨云班课等网络在线教育服务平台。2月份先后出台了《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方案》、《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教学工作实施办法》、《在线教学工作安排》、《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关于疫情期间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组织教务处全体人员录入网络课程信息、学生网络课程基本信息,(共计63177人次的各种网络学习信息)。利用钉钉APP召开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网上教学工作会议。及时通报了各专业线上课程选课汇总情况、各平台课程配置及网上教学其他工作准备情况。

2.加强教师线上教学培训力度。在疫情期间,分五期对115位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技能培训,积极利用微信群、钉钉群组织教师学习使用各种线教学工具,如:如何直播课程、如何在线答疑、如何使用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如何在线考试等。联合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各种在线教学软件的使用。同时各系(部)积极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交流分享自己的在线教学的经验,利用微信群对在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情况及时交流沟通。各系部建立了包括系(部)主任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等组成的在线教学工作保障团队,认真落实网络教学安排,对网络教学期间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踪检查落实,及时了解、发现和解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

3.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主要利用智慧树、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以及中国大学MOOC等教学资源,实现学校专业开设的63门课程全部进行线上教学,这些教学资源更加贴近我校学生实际,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另外利用智慧树、蓝墨云班课等网络平台的互动工具,充分展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不断提高在线教学效果。

4.线上教学开课情况。上学期应上课学生数6642人,实际上课学生数6632人(因10个学生有特殊原因请假)。应上课课程数63门,实际开课的课程63门,开课率100%。

(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主题,是学校提升内涵建设的主要方面,学校对教学质量高度重视。我院现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形成了学校统一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1.对教学部门进行工作清单检查制度。在专家的引领、带动和指导下,结合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学院的实际教学运行情况,本年度对各个教学部门进行工作清单检查制度。要求各教学部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工作清单,报送至评估办。评估办结合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具体要求和学院教学工作会议要求,结合目前学院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各教学部门工作清单检查表,内容包括具体化的工作、完成时间、责任人、检查方式及实际执行情况评价。并把制定好的教学部门工作清单检查表发至各教学部门再次征求教学部门意见,让教学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对照教学部门工作清单检查表检查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进行整改。

2.修改完善部门工作职责和各项工作管理流程。组织各教学部门修改完善工作职责和各项工作管理流程,特别是岗位职责中每项具体工作的工作标准,进行了详实的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学院实际情况、易于操作、易于检查落实。

3.教学督导方面。为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督导工作,根据学院发展规模,本年度除聘请专家教学督导外,另外根据各系部规模、专业特点及师生人数,由系部推荐,选聘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分五个小组每天负责对学院全体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实行全覆盖督导。期末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多角度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七)科研进展情况

2020年,我院坚持以“服务优先,管理优化”为工作原则,扎实、勤奋的推进科研处的各项工作,为全院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推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的进一步落实。

1.论文和专利方面。我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周智聪老师老师撰写的论文“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郑州某职业学院为例”获得2020年河南省学校体育科研论文征集评审结果三等奖。黄振英老师撰写的论文“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获得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学院共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还有5项专利在申请中。

2.科研项目方面。我院刘芳老师主持的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产教融合背景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功立项,立项编号2019SJGLX814。我院史朝阳、姜瑞、张又丹、王清莉4位老师主持的教育厅2020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全部立项,其中3项为资助项目,分别获得资助经费2万元,共计6万元。

教师厅级课题成功立项共7项,市级课题成功立项5项。2020年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成功立项5项,校级课题成功立项1项。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2020年医学教育研究项目评审中我院彭国文老师的指导性项目顺利立项。

此外,我院4项校级课题在2020年5月14通过现场答辩的形式顺利结项,1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经过审核后顺利结项,6项民办教育协会的课题顺利结项。

3.成果获奖方面。李腾凤老师主持2019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新使命”获得二等奖;马灵灵老师撰写的调研报告“民办幼儿园科学化管理研究”在“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获得二等奖,获得该部门奖金300元;王雪歌撰写的调研报告“公共美术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研究”、黄振英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在“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并获得该部门奖金200元。

五、服务贡献

(一)发挥专业优势,广泛开展医疗服务公益活动

作为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利用专业办学优势,开展医疗服务公益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学院职责所在。学院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全面推动 “献爱心,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二)利用办学资源,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学院主动服务地方及行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办学资源优势,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面向社会培训能力逐步提升。2020年3月顺利开展护士资格考试培训,培训人数420人。2020年6月开展育婴师培训,培训人数130人。

六、挑战与展望

2020年,学院各项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以高职院校的高标准要求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学院将认真查找不足,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育人能力和质量。

1.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办学模式,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多元化发展;继续对接社会需求,开展医养结合,实行医学为主的多学科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医院、企业的合作。加大办学条件,争取新校区基础建设、老校区医养中心投入使用。

2.科学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院教师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数量偏少,初级职称比例偏高。下一步,一是依据目前有关政策,扩大中高级职称教师结构比例;二是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加强招聘宣传,强化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同时,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力,坚持考核评价改革的正确方向,把握考核评价的基本原则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合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建立政策联动机制,推进部门协调落实。

3.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学院管理及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学院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为教育教学信息化提供物质保障;强化信息技术队伍建设,为教育教学信息化提供技术保障;充实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采用与企业、兄弟院校联合研发或学院自主开发

4.优化学院系(部)二级管理运行机制。在明确学院系(部)二级管理处室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细化部门内设机构职责,按照高等职业学院管理特点,完善学院系(部)二级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科学性、缜密性、可行性。同时,合理划分学院与二级教学单位之间的权责,逐步把二级教学单位应有的部分管理权下放到系部,使其能作为办学主体,依据专业建设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与控制等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

总之,我们会不懈努力,更新理念、转变思想,进一步 为河南的职业教育、人民群众的健康和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更大的贡献。